当前位置: 首页>技术知识>防护知识>放射性基本知识

放射性基本知识

关键字:放射性元素 电离辐射
来源:网络
内容简介:
...

 1.放射性现象的发现
  1896年,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在研究物质的荧光时发现,某些铀盐可以放射一种人的眼睛看不见的射线,这种射线能穿过黑纸、玻璃、金属箔使照像底片感光;而且还观测到,*近铀盐的空气被“电离”了,验电器可以检验出来。
  1898年,居里夫人和施密特各自观测到,钍的化合物也能放出类似的射线。居里夫人把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。不久,她又发现了放射性更强的镭。铅可以有效地阻挡射线。
   1899 年,有科学家将镭源放入铅制造的容器中,容器开有一小孔,让镭的射线射出。然后在射线的垂直方向施以磁场力,奇迹出现了,射线在磁场力作用下,分解为3束,科学家把它们分别命名为α、β、γ射线。后来证明,偏转角度不大的α射线或者说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(带正电荷);偏转角度大的那束命名为β射线是电子束(带负电荷);中间不偏转的命名为γ射线,是电磁波,无电荷。
  2.放射性核素
  核素是指核内具有确定数目的质子和中子并具有同一能态的原子。核素分稳定的和不稳定的,不稳定的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。
  当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数失去一定比例时,就处于不稳定状态,这时原子核自发的衰变为另一个原子核,同时放出射线,这一过程称为核衰变。某些核素可以自发的发生衰变,变成一种新的核素,同时放出一种或多种射线,这种特性就是放射性。
  例如,考古鉴定文物年代使用的碳-14,它就衰变成氮-14。氮-14是稳定核素。现在已经知道的107种元素的1900多种同位素中,大约有300种是稳定核素;其余1600种是放射性核素,其中的大约60种是天然放射性核素,其它是人工制造的。
  3.放射性活度和单位
  放射性活度是指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内的衰变数,单位是“贝可勒尔”,简称贝可,符号为Bq;1Bq =1个衰变/秒。所谓居里(符号Ci),是以前用的或者说习惯用的单位,居里与贝可的关系是:1居里=3.7×1010贝可。
  4.电离辐射
  通过初级和次级过程引起物质电离,如α粒子、β粒子、质子、中子、X射线和γ射线等。
  电离辐射存在于自然界,也存在于某些人类活动(例如在核反应堆中的原子裂变、电子加速器所产生电离,人工合成钴-60等)中。
  当今,辐射已广泛用于工业、农业、医疗等各方面。例如:特质材料的辐照改性、无损探伤、在线测量(测厚、测料位等)、辐照保鲜、辐射育种、辐照杀虫、X光诊断、CT检查、放疗、γ(伽玛)刀、考古的年龄测量和刑事侦察等。
  5.自然界及日常生活的射线照射
  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着放射性。人类并不是从发现放射线和广泛应用原子能之后才受到辐射照射的,而是一直生活在天然电离辐射的环境中。地壳里含在大量的放射性物质,水、土壤、农作物也都含有放射性物质。有的放射性物质以气体形式出现,所以空气里也就含有放射性气体及放射性尘埃。宇宙每时每刻都在向地球发射宇宙射线。人类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生活。同样,人体内也就含有相应的放射性物质。这种自然界中原来就存在的射线照射,我们就称之为天然本底。各地天然本底的大小,因地质、海拔高度等不同而有所不同。
  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遇到辐射照射的机会很多。例如,到医院进行X光透视、肠胃造影;食入或注入放射性药物进行放射性诊断;进行放射性治疗;乘飞机等。


推荐防护产品返回顶部更多...